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90后“糖伯虎”用糖雕出生物内脏骨骼 准备为哪吒重塑肉身|封面头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12:29:00    

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实习生 何淑蔓 受访者供图

头骨、脊椎、脊髓、肾、毛细血管、鱼鳔、肝脏、气管、鱼鳃……20多个生理结构,在27岁小伙张博手中像积木一样,拼凑组成一条栩栩如生的鲈鱼,而这一切,都是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糖完成,在网上他给自己取名“糖伯虎”,因为创作太过逼真,也被网友们称为“糖艺造物主”。

“这是我自己创新的3D雕刻法,和传统糖艺追求表面像不同,我更注重还原内部一系列构造。”张博说。为此他自学生物、解剖、雕塑、美术等知识,只为让作品由内而外的像。

他是如何走上糖艺之路,又是如何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糖艺创新,为古老技艺注入年轻基因,吸引千万人关注?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采访。

张博和他的作品

被一朵糖艺雕花吸引

坐车35小时南下学艺

张博告诉记者,他是在14岁和糖艺结缘。“记得是和家人一起去吃饭时,看见酒店的糖艺师傅做了一朵月季花,当时在我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的花瓣拉得那么薄那么好看,对当时的我而言很震撼。”张博说。

自那以后,张博就开始迷恋上糖艺,但因为家人觉得当时的他还小,不能“不务正业”,他只能偷偷学习。而随着了解的深入,张博已不满足于自学,他在网上搜索到几位技艺精湛的老糖艺师傅在收徒,多方考虑下,便瞒着家人攒钱买了去昆明的火车票。“当时坐35小时火车,到昆明才敢告诉家人。”张博说。

张博回忆,刚开始学习时,给他最大的挑战就是高温,之前看别人能轻松拉出的花瓣,但自己因为糖的高温,把糖拿住都成问题。“糖温能高达190℃,常烫得满手水泡,但只能靠经验适应。”张博说,“很多人都看到我们都戴着手套,但其实手套主要功能不是隔热,而是防止手出汗影响作品。”

张博的糖艺作品

不满足传统糖艺

因一个“黄金苹果”走红

学成归来后,张博一直在酒店做职业糖艺师,为婚宴、寿宴等场合做糖艺主题装饰。“那段时间,更多是重复的工作,更像是命题作文,做久了总感觉按捺不住自己蠢蠢欲动的心,很多创作想法也没办法实现。”张博说。2018年,他成立个人工作室,转型自由创作与教学。

随着个人创作深入,他想让更多作品被大家看到,2020年,张博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糖艺作品制作视频。一开始他做的都是类似“雕龙画凤”等复杂工艺的传统作品,但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直到有一天,他在机缘巧合下,用练习剩下的金色糖制作了黄金苹果,却没想到吸引了数百万网友关注。“当时是觉得之前的作品对我来说有点千篇一律,就觉得从创作形式上应该有个比较大的改变。我就从最基础开始,用我们平时在调金色物品时剩下的糖,做成了黄金苹果,它的制作工艺反而是很简单基础的。”张博说,“但可能就是因为我们从基础开始创新,把简单的苹果和金色、糖等元素相结合,反而让大家觉得有意思和接地气。”

随后,掌握“流量密码”的张博又相继推出了黄金香蕉、玉米等20多个“黄金系列”作品,每个都受到大家的关注。“这让我认识到,糖艺的创新还是要从人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精雕细琢虽然是高超工艺体现,但也可能曲高和寡,如果能把人们常见的事物创新地做出高超工艺水平,可能会有更长远的发展。”张博说。

张博的3D糖艺作品

创新3D糖艺

准备为哪吒重塑肉身

把人们常见的事物做出新意,带着这样的想法,张博打算由外而内,开始研究事物内部的构造。

“之前我们一直是做好大体形状,追求表面的逼真。没往更深层次去挖掘。通过之前做黄金苹果,我认为我可以做更多形式上的尝试,于是做了一个鸡翅。也得益于视频记录,我把其中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神经等内部构造记录下来,创新了一种3D雕刻的方式,也得到大家喜爱。”张博说。

张博的3D糖艺作品

张博介绍,因为有内部构造支撑外形,3D的糖艺作品会更加逼真,也算是一种更加科学的创作方式。有网友在评论区表示:“奶奶看见了发给我20多次,一直在说现在连鸡腿都分不清真假了。”

张博表示,为了让作品更真实,所付出的精力成倍增加。“相比以前一个作品一两天,现在制作一个3D作品花的时增加了3到5倍左右。不仅要提前研究内部构造,现在每做一个器官或者局部构造都相当于以前一个小作品了。”张博说。在蛇年,他做了一条眼镜蛇放在客厅,结果因为太逼真,有一天起床上洗手间还把自己吓一跳。

张博的糖艺作品

张博表示,在创作中不仅要精通传统的糖艺技法,还要学习雕塑、美术3D雕刻以及生物医学等相关知识,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和创作边界。评论区中,很多网友表示“哪吒重塑肉身没找你真可惜。”目前,张博正在创作“糖艺哪吒”,计划以莲藕元素重构骨骼与器官,兼顾神话与设定细节。张博向记者表示:“目前已经收集的参考图片就有几千张了,我宁可错过热点,也要打磨出满意的作品。”

如今,张博家人的态度也从反对转变到支持,曾反对儿子学艺的父母,如今常在他的视频下默默送上“小花”表情。“他们认可这是份值得奋斗的事业。”张博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