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30日,贵州辖区35家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全部“交卷”,再次以一份高含金量成绩单,充分展现了贵州上市公司的韧性和潜力。
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压力与复杂的市场形势,贵州上市公司积极借助资本市场新“国九条”等一揽子增量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稳住阵脚、克服困难、逆势而上,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现金分红规模和分红次数再创历史新高,以“稳中有进”的态势彰显良好发展预期,以实际行动向市场注入对贵州上市公司价值认同的坚定信心,在助力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贵州资本市场新风采。
营业总收入连续五年持续提升
根据贵州各上市公司所披露数据,2024年35家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3384.41亿元,按照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同比提升5.01%,远高于A股5402家已披露年报公司总体增速均值,增速位居全国第4位,西部地区第2位。
从个体层面来看,2024年度贵州共有31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突破10亿元。其中,贵州茅台向两千亿规模稳步前进,中伟股份成功突破四百亿规模,贵阳银行、中航重机在百亿级别保持稳健经营,而贵州轮胎成功跨入百亿序列。
在营业总收入个体增长方面,川恒股份、贵州三力、华夏航空、中伟股份、贵州茅台增速居前,且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川恒股份和贵州三力增速超30%。另外,贵州燃气、赤天化、红星发展等公司营业总收入止跌转增。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度有8家公司连续三年营业总收入持续正增长,其中贵州茅台、中伟股份、贵州轮胎、川恒股份、沃顿科技实现连续5年增速向上。
利润总额增速持续排名西部前列
贵州上市公司2024年度实现利润总额1285.59亿元,同比提升9.21%,连续5年保持增长,年度增速排名全国第5位、西部第2位,连续3年位居西部前列并逐年递增。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充分体现了贵州上市公司引领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预期。
2024年,贵州共有25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1.43%,20家公司利润总额超过亿元,贵州茅台、贵阳银行、中伟股份、川恒股份、振华科技规模居前,永吉股份、红星发展和川恒股份的增长幅度超20%,贵州轮胎、振华风光等公司近5年利润总额复合增长率均超过25%。
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
2024年,贵州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持续加大,研发费用支出合计56.78亿元,同比提升3.89%,高于全国均值0.8个百分点,较2022年度提升达17.22%,连续5年实现增长。
在已披露研发投入数据的33家贵州上市公司中,共有航天电器、中航重机等14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6家公司投入超过3亿元。其中,中伟股份研发支出达到11.09亿元,位居西部所有上市公司第12位。
在研发强度方面,共有25家贵州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保持正增长,10家上市公司超过5%,2家公司超10%,其中,航天电器研发强度高达14.95%,在西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0位。
现金分红“规模 次数”再创历史新高
2024年以来,贵州上市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国证监会有关强化市值管理一揽子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扎实推动《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在辖区落实落地。共有24家贵州上市公司发布了2024年度现金分红预案,加上贵州茅台、中伟股份、信邦制药等11家已实施了中期分红的公司,全年共计将实施现金分红35次。
从分红额度来看,贵州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已宣告 年中已实施”的分红总额达683.61亿元,连续5年持续提升,分红规模位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1位。分红次数和分红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此外,贵州燃气、红星发展、川恒股份、黔源电力已作出2025年中期分红安排,贵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可预期性”态势显著增强。
多措并举积极开展股份回购
在政策红利与市场信心的双重驱动下,自2024年以来,贵州茅台、贵州轮胎、新天药业等17家上市公司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号召,持续掀起股份回购热潮,回购公司数量占比48.57%,排名全国第4位、西部地区第2位。各公司回购累计投入规模达32.44亿元,在西部地区排名第2位。
同时,中伟股份、中航重机、振华科技、盘江股份、安达科技5家公司充分运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增量政策工具,采取“自有资金 专项贷款 追加贷款”多渠道推进形式,协同各银行机构累计获得专项贷款额度14.95亿元,位居西部地区第4位,向市场传递出贵州上市公司对企业自身和我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川
编辑 刘力维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孙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