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凡人微光”诠释黄江力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2 08:13:00    

黄江出动救生艇救援受灾群众。受访者供图

社区工作人员转移玉堂围社区老人。梁伟杰 摄

魏勇斌、罗旖霞夫妇获颁“见义勇为好市民”荣誉证书。

李鄂 摄

消防人员在板湖社区救援受灾群众。陈建峰 摄

连日强降雨侵袭广东,东莞黄江镇在8月5日凌晨遭遇特大暴雨。在倾盆大雨中,平凡人挺身而出如点点微光,照亮了风雨夜中的前行路。

居民楼电梯因断电停运,积水淹胸,魏勇斌、罗旖霞夫妇摸黑蹚着冰冷积水,凭借应急知识奋力破门,成功救出两人;黄江北岸社区20余名工作人员逆流蹚水,挨家叩响“生命之门”,硬是在齐腰积水和倒塌房屋间,为250名被困居民抢出生路;眼见路旁车辆将被淹,一位厂长彻夜拨打挪车电话,一声声“我这里地势高,停过来”的朴实呼唤,敞开厂门为多辆汽车筑起避风港。

暴雨无情,人间有爱。这些挺身而出的平凡人,用大义与担当诠释了“凡人微光”的力量,让黄江在灾害面前更显温度。

采写:官小群 朱晋 薛屏 姚萌茵 游卓妍 戴双城

暴雨致电梯停运

夫妇俩出手施救

8月5日凌晨5时许,东莞黄江镇遭遇强降雨袭击,长江路华安珑廷小区积水严重。家住二楼的居民魏勇斌被异响惊醒,行至门口时听见电梯内传来微弱呼救声。

“当时整栋楼断电,积水已深达腰部。”魏勇斌回忆,发现电梯停在一层,水位持续上涨,电梯警报系统因停电失效。他立即唤醒妻子罗旖霞,二人蹚水前往救援。凭借日常参与电梯应急演练的经验及专业资质,魏勇斌迅速联系物业取得电梯钥匙。

夫妇二人顶着湍急水流,协力开启电梯门。电梯里有一人受困已虚脱,轿厢积水淹至胸部。经紧急施救,受困者成功脱险。

转移获救者途中,魏勇斌得知另一电梯仍有一人被困。夫妇未作停留,再度返身冲入洪流。在能见度极低的条件下,他们精准定位故障电梯,仅用五分钟便完成二次救援。

“后怕吗?”面对这个问题,罗旖霞沉默了片刻说:“后来才知道,那电梯的承重绳泡了水,再晚十分钟可能就……”但她话锋一转,“可当时就想着,我们不救,谁来救?”

“当时顾不上什么了,就想着自己懂机电检修,得赶紧打开电梯把人救出来!”回想起那个惊心动魄的暴雨夜,魏勇斌夫妻二人默契配合,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

为表彰其义举,8月8日,黄江镇委、镇政府向魏勇斌、罗旖霞夫妇颁发“见义勇为好市民”荣誉证书及慰问金。新市社区向他们及其所属企业致送感谢信,获救市民也向两位恩人送上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干群逆行蹚深水

叩开百户居民门

8月5日凌晨,东莞黄江镇北岸社区遭遇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河水迅猛上涨,数百名居民身陷险境。危急时刻,北岸社区工作人员迅速响应,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最终成功转移约250名被困群众,确保了居民生命安全。

当日凌晨,负责社区三防工作的胡春桥被窗外瓢泼大雨惊醒。下楼查看时,他发现路面已被湍急积水覆盖,出于职业警觉,他立刻冲向河道,只见河水正以惊人速度上涨,形势万分危急。

“低洼区住着不少居民,必须马上通知他们转移。”胡春桥来不及多想,毅然蹚入齐腰深的积水中,沿着居民区一路呼喊:“大家快点醒醒!水淹过来了!抓紧转移!”

接到胡春桥的紧急通报后,曾子谦、胡合敏等20多名社区工作人员迅速集结,组成救援小分队,冒着暴雨挨家挨户敲门提醒居民转移。救援过程中,他们遭遇了诸多难题,部分房屋因积水浸泡发生倒塌,阻断了前进道路;深夜的积水区域一片漆黑,能见度极低;积水最深处已漫过腰部,行走时稍不留意就可能被暗流裹挟。

“当时满脑子就想赶紧救人,匆忙中忘了带手电筒,积水里又黑又凉,心里其实有点发怵,但一想到还有居民困在屋里,就什么都顾不上了。”曾子谦事后回忆道。当救援队伍抵达积水最深的片区时,发现一户居民家中仍有人被困,且房门因水压过大无法打开,撞击和踢踹等方法均不奏效。

危急时刻,队员们在周边紧急搜寻,终于找到一块大石头,众人合力用石头猛砸铁锁,最终成功撬开铁门,将屋内被困人员一一背出险境。

经过数小时的连续奋战,至清晨时分,救援行动圆满结束,约250名居民全部被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只要居民平安,再累都值得!就算再来一次,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胡春桥抹着脸上的雨水和汗水说道。

此次暴雨救援中,北岸社区工作人员用无畏的勇气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他们的英勇事迹也激励着更多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守护身边人的安全。

车辆将被淹险象环生

热心厂长提供避风港

8月5日凌晨,黄江镇部分路段积水迅猛上涨,停在低洼处的车辆半个车轮已浸入水中,眼看就要被淹没。当地一位热心厂长敞开工厂大门,彻夜拨打数十个挪车电话,一句“我这里地势高,停过来”为多辆车筑起了安全港湾。其善举经监控视频传播后,引发众多市民点赞。

“我这厂区地势高,排水系统也完善,也许能护住这些车。”热心厂长当即决定开放厂区,随即联系上周边停放车辆。

“您好,我是附近工厂的,这边积水快淹车了,我厂区地势高,您赶紧过来挪车!”还是凌晨,热心厂长逐个拨打周边车辆的挪车电话,电话那头常有车主因睡梦中被叫醒而显迷茫,他便耐心解释险情,反复强调“免费提供场地,只求车辆安全”。

5时40分,第一辆受困车辆小心翼翼地驶入厂区,车主李先生事后回忆:“当时水已经快没过车门,正急得团团转,接到厂长电话时简直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十多分钟后,第二辆、第三辆车陆续抵达,半小时内厂区空地上便停满了汽车,原本空旷的厂区场地被塞得满满当当。

“我这里地势高,停过来”这句朴实的呼唤,成为暴雨夜中最暖心的承诺。厂长守在门口引导车辆停放,他表示:“多一声提醒,就能少一辆‘泡水车’,大家少点损失,比什么都强。”

事发后,记录厂长引导车辆入厂的监控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视频中,暴雨如注的深夜里,厂区灯火通明,厂长冒雨指挥车辆有序停放的身影令人动容。网友纷纷留言点赞:“这不仅是为车辆避雨,更是为人心撑伞”“平凡人的善举,最有力量”。

暴雨无情,人间有爱。魏勇斌罗旖霞夫妇的果敢、北岸社区干部的逆行、无名厂长的热忱……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大义与担当,不仅守护了生命财产安全,更让城市在风雨洗礼后,愈发彰显人性的光辉与城市的温度。这份源自平凡的力量,是灾后重建最坚韧的基石,也必将激励更多人在他人需要时挺身而出。

■延伸

黄江“好房东”

为租客减免租金

受近日特大暴雨影响,东莞黄江镇各社区不同程度受灾。部分厂房、商铺水浸较为严重,承租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存货被淹、设备损毁,复工复产面临巨大压力,许多家庭生计也受到影响。

8月8日,东莞市黄江镇人民政府发布《倡议书》,真挚呼吁广大业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酌情为受灾租户适当减免部分租金,以解其燃眉之急,携手共克时艰。

灾害面前,温情涌现。当天,东莞市黄江镇香江路灯光夜市街业主邓先生主动向所有承租经营户发出公告,宣布了一项暖心举措:减免今年8月、9月、10月三个月商铺租金的30%,希望与租户共克时艰。

谈及主动减租的初衷,邓先生坦言是源于灾后现场的场景。“6号那天我去现场搞卫生,看到一片狼藉。”他回忆道,“当时我就想,租户们这次损失很大。所以在现场,我就主动跟他们说了,给大家减租三个月,减30%。”邓先生表示,“自己只是能做多少做多少,希望能跟租户一起渡过难关。”

这一消息迅速传达给了所有经营户。租户们闻讯后反响热烈,纷纷向邓先生表达感谢。其中一位租户廖女士表示,“这次损失很大,店里面几十台手机全部泡水,损失了大概几十万。”对于邓先生的减租决定,她十分感动:“特别感谢房东和物业为我们减免租金,这真是雪中送炭。”

灾情无情人有情。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黄江镇上下正齐心协力投入到汛后恢复工作中,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努力帮助受灾群众早日回归正常的生产生活。

黄江各社区

火线驰援新市社区

暴雨过后,东莞黄江镇迅速推进清淤、消杀、排涝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尤其是对受水浸影响较大的新市社区开展灾后环境整治行动,共同按下美好家园“启动键”。

一方有难,全镇动员,共治力量在此刻奔流。面对严峻汛情,东莞黄江镇委、镇政府迅速反应、靠前指挥,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全镇各社区闻令而动,即刻组织精干力量投入防汛工作。各社区一方面全力开展清淤除障作业,保障道路畅通;另一方面紧急抽调大型铲车、农用车等设备,星夜驰援重点受灾区域,形成上下联动、高效处置的环境整治态势。

八方暖流,点滴浸润,在风雨冲刷之地汇聚成守护家园的力量。风雨稍歇,灾痕未干,新市社区街头巷尾却已处处涌动着互助的暖流。年轻的志愿者俯身清理断枝淤泥,热心的市民为疲惫的救援人员送上热水;黄江镇中心区全面消杀,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这些平凡个体自发汇聚的微光,共同照亮了灾后整治的道路。

据了解,在此次黄江镇灾后环境整治行动中,东莞黄江全镇共20个社区支援新市社区,派出400多人,铲车40辆次,农用车40辆次,清理垃圾2000多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黄江镇各级力量的快速集结与高效行动,是全镇人民团结一心、共抗汛情的生动体现。

■观察眼

暴雨后迅速复常

凸显治理匠心

8月7日晚,东莞黄江大道,霓虹闪烁,人流如织。餐馆飘散出诱人的香味,店铺灯火通明迎客,市民或悠闲散步,或围坐消夜谈笑。洪水退场,家园“苏醒”,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如今黄江的街头渐渐有了往日的热闹,街道焕然一新,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如常。谈起暴雨后的恢复,街坊纷纷竖起大拇指:“又快又好!”他们真切感受到了“黄江速度”带来的温情与暖意。

事实上,“8・5”极端强降雨过后,黄江镇低洼处积水渐退,却留下淤泥、枯枝与漂浮物,影响城市秩序的恢复以及市民正常生活出行。这场暴雨带来的清淤排涝任务,一度严峻考验着黄江的应急机制和反应速度。

迎难而上,干字当头。当暴雨初歇、水势稍退,城管与环卫工人便已闻令而动,他们的身影在街灯下穿梭,挥动着铁锹与扫帚;消防第一时间走上街头,清淤泥、排积水、通道路;应急部门疏通着淤塞的沟渠,各政府部门协同配合、动作麻利;与此同时,社区干部们也早已协调好清运车辆,居民们主动清扫门前污迹——所有行动如齿轮咬合,形成合力,让灾情在众志成城中悄然退场。

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一座城镇的未来发展,人心所向是关键。暴雨过后的城市“魔法”并非奇迹,而是善治力量如流水般精准注入最需要之处。目前,黄江镇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主要道路积水基本清除。接下来,有关部门将继续下沉一线服务,畅通民生诉求渠道,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加强隐患排查,筑牢安全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