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通三烈士。河北日报资料片
赵通三,1910年出生在深泽县北刘家庄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天资聪颖,学习刻苦,于1926年冬到北平求学。入学后,他积极参加进步活动,被学校地下党组织作为积极分子重点培养。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赵通三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游行示威、上街演说等活动。1928年,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初,受党组织派遣,赵通三回到家乡的小学任教,秘密宣传革命思想,扩大党的影响。1930年5月,任中共深泽县委委员、共青团深泽县委书记。县委遭到破坏后,他和原县委成员共同出资,于1935年建立“士林书社”,作为党的联络站,以经营小学课本和文化用品为掩护,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37年10月,吕正操率人民自卫军进驻深泽后,赵通三受委派代表地方党组织首先与部队接触,协助开辟工作局面。同时,积极动员青年参加抗日,使人民自卫军迅速发展。
不久,赵通三到抗日军政大学设在灵寿的第二分校深造。结业后,先后任冀中一分区十九大队教导员、二十一团三营营长、南进支队特务营政委等,1941年,任南进支队三十二团政委。同年春,他带领两个连在河南滑县与几百名日伪军遭遇,随即展开村落防御战。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率部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这次战斗受到冀鲁豫军区的表彰。
1942年4月,他和部队在河南省滑县刘屯马村与数倍于我军的日军遭遇,在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2岁。
2020年,赵通三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河北日报记者崔丛丛整理)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