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专做“以国代进”产品!看龙湾科创企业这样突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0:43:00    


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到填补关键技术空白

再到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龙湾的科创企业用匠心坚守

正在书写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

自主可控的新篇章

为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

和可持续发展

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近日,记者探访发现,龙湾两家科创企业构建的“技术破冰+智造矩阵新范式,正在重塑高端装备自主可控产业生态。专注制造防腐蚀、耐高温衬氟阀门的有氟密管阀集团,凭借领先的智造设备与产品性能,跻身于全球衬阀领域的前列;浙江石化阀门公司以院士专家自主研发为核心,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逐步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为我国工业装备“以国代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设备开启新智造


“聚碳酸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气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这个项目是中国石化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合资合作的一个成果,采用了世界先进的非光气法熔融工艺,新建了两条生产能力均为年产13万吨的PC生产线。”有氟密管阀集团总经理朱炜健介绍道,在公司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参与的中沙(天津)石化年产26万吨聚碳酸酯项目的投入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以国代进,装备先行。朱炜健坦言,参与这样的大型项目为有氟密集团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伴随着很大的挑战。从技术方面,有氟密集团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聚碳酸酯产品的需求。在配套装备方面,公司也不断优化生产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智能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有氟密选择马扎克FMS柔性生产线也正是双方对技术创新和卓越品质的共同追求,符合公司智能化转型的战略目标。

朱炜健说,有氟密集团共有两大生产基地,分别是福建生产基地和温州生产基地。其中,位于温州的滨海工厂是专做“以国代进”的产品,特别是一些被国外卡脖子的项目。原来的加工设备已经很难满足我们现在的生产需求,“所以我们去年购入了由4台马扎克HCN-6000 L组成的FMS柔性生产线,对我们帮助很大。”

谈及使用马扎克设备的感受,朱炜健讲到,FMS柔性生产线在效率方面提升很多,特别是一些高精度的复杂工件,加工速度快、并且能够一次性加工完成。同时,马扎克FMS柔性生产线能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多工装、多工位加工等的特点,对阀门行业会有很大帮助,自动化也是阀门行业接下来智造转型的必经之路。谈起未来的规划,朱炜健透露,今年有氟密的福建工厂也计划引进一条更长的马扎克柔性线(由7~8台马扎克设备相连),期待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对产品质量也能有更多的提高。


科研拥抱新机遇


“高端阀门制造涉及材料学、结构力学分析等,早已经突破传统制造业的范畴。”在欧通集团浙江石化阀门公司生产车间,公司总工程师李保升向记者介绍,他和同事自主研发的超高温快速液动蝶阀实现了我国石化行业催化装置最关键特种阀门的国产化,这款超快开启的特殊阀门,开启时长20毫秒,关闭时长80毫秒,“这相当于1秒开启7.5次,1分钟开启450次,比机关枪还快。”

浙江石化阀门大力引进最强大脑,夯实研发力量。2018年12月公司成立了温州阀门行业首个“院士工作站”,在该院士团队帮助下,成功攻克“高端特种阀门”和“国外进口阀门”等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进行攻关克难,实现国产替代;2022年12月,该公司与张鑫博士团队就推进博士创新站达成合作,获批温州市博士创新站,2024年4月被认定为温州市市级优秀博士创新站,2025年4月被认定为浙江省博士创新站。

据了解,张鑫博士团队协助浙江石化阀门有限公司完成大型石化用高温高压耐磨球阀的设计及生产工艺改进工作,该项目“节能环保装置严苛工况用高温高压耐磨球阀研制及产业化”曾荣获中华环保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且此产品相比代表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美国Mogas公司的超高温球阀,在关键性能——最高适用工况巨大突破,达到530℃高温,42Mpa高压,且耐磨,超过国内外所有球阀;在价格上有明显的优势,为进口同类产品的1/5。

浙江石化阀门系统消化国际顶尖控制阀技术,突破关键技术智能算法等多项"卡脖子"难题,实现性能全球领先。产品已在油气炼化、核电等领域全面替代进口,构建降本30%、交付提速50%的自主可控体系,助力产业链升级,推动高端制造国产化进程。

截止目前,站内博士参与5项

相关文章: